查看原文
其他

二下识字2 传统节日 课堂实录

全册精讲+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1-04-30

识字2 传统节日 课堂实录

 走进春节文化,感受亲情友情。


1.先让我们看一组画面,你看到了什么?感受到了什么?


播放《恭贺新春》《拜年》等乐曲(或点击课件):


展现人们喜气洋洋过春节的情景。


2.在春节里,大家是怎样过大年的?


(贴春联、放烟花、包饺子、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……)


3.出示“三问”,你们是怎样过春节的?人们为什么这样做?


⑴过年前你们会准备什么?


(贴春联、福字、挂中国结——吉祥平安,向往新年里的美好生活。)


……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⑵除夕夜你们家怎样辞旧迎新的?


(放烟花、鞭炮——为了图吉庆。)


(吃团圆饭——全家团团圆圆,和和美美,凝聚着浓浓的亲情。)


(看春节联欢晚会——文化娱乐,丰富我们的节日生活,热闹开心。)


……


⑶大年初一你们是怎样给长辈拜年的?


(送年礼、拜年——尊老爱幼,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)


……


4.阅读小故事《到外公外婆家过春节》。说说你有什么感受?


5.猜猜看,人们最希望的过处方式是什么?


2003年2月,南京市举办了一次市民论坛,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了“全民表决”,请所有嘉宾在合家团聚、外出旅游、睡觉休息、休头娱乐等不同的过年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希望的一种。猜猜看,其中哪一项获全票通过?为什么?


6.大家都喜欢过春节,你知道过年春节的来历吗?说说有关传统神话。


(1)春节的来历。    (2)“年”的传说。


(3)放鞭炮的由来 。 (4)压岁钱的来历。


(5)贴春联的由来。


……


7.欣赏春联,感受春联的文化魅力。


(1)上学期我们还学习了《春联》这篇课文,还记得有哪些春联?


出示:


又是一年芳草绿,依然十里杏花红。


春回大地千山秀,日照神州百业兴。


勤劳门第春光好,和睦人家幸福多。


梅开春烂漫,竹报岁平安。


绿柳舒眉辞旧岁,红桃开口贺新年。


春满乾坤福满门,天增岁月人增寿。


(2)从这些春联中,你知道人们对新的一年有哪些美好的心愿?


(3)欣赏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各有贺岁对联,猜一猜是关于哪些省市的?


出示:


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,一江两岸博靓申城。


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,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。


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,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。


钦龙井茶品江南丝竹,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。


荆花吐艳香江瑞,莲蕊临风镜海清。


黄山为九州增色,瓷器与中国同名。 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r0611v1moo2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《传统节日》教学设计 


  【知识技能】

   1.指导学生认识“传”“统”等11个认读字,会写“贴、街”等9个会写字。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。

   2.继续学习正确、流利、有韵味地朗读儿歌。

  【过程与方法】

   认真观察图画,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,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。

  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】

  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。

  重点难点

  【教学重点】

   认识11个生字,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、匀称。

  【教学难点】

  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。


                第一课时


  (一)激发兴趣,导入新课:

   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,小朋友们想知道吗?识字1。板书课题:识字1(齐读)

    今天,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,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。

  (二)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
   1﹒自由读课文,读准字音。

   2﹒指名读,评价。

   3﹒自由读一读课文,划着出本课生字,指名读,齐读。

   4﹒认读生字,读准字音。

   5﹒(课件出示)填空: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,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   6﹒拍手、齐读小儿歌。

  (三)识记生字,指导书写。

   1.识记生字:

   (1)(课件出示)

      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

      贴  街  扫  舟 艾  转  团  热 闹

   (2)认读生字,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,自读生字。

   (3)开火车读、齐读。

   (4)正音,指导:“舟、转、热”为翘舌音,“扫”为平舌音,“团”是前鼻音。

   (5)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?

     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。如:“扫”是“扌+彐”,“转”是“车+专”,“团”是“口+才”,“热”是“执+灬”,“闹”是“门+市”,“街”是“行+圭”。

     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:如“贴”是“站”换掉“立”加“贝”。

     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:“丹心一点到白头”是“舟”,“苗头不对”是“艾”。

   2.指导写字:

   (1)(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)

        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

      学生看笔顺图,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,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。

   (2)看生字笔顺表,记忆生字笔顺。

   (3)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,扩词。

   (4)在田字格中范写,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,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。

      学生互相交流,老师重点指导。

      “街”的中间的“圭”最后一笔是提;

      “转”的第七笔是“撇折撇”,从上面一笔写下来。

      “闹”里面是“市”字。

      另外,“贴、扫”左右结构,左窄右宽。

   (6)老师范写生字,学生描红。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,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?

   (7)展示学生作业,点评优缺点。

  (五)及时训练、当堂达标:

   1.同学们,同学们读完儿歌,你们认识很多我国传统节日,请你们借助拼音,再读读这些词语,比一比,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。

    (课件出示:带拼音词语):

       chuán tǒng  yuán xiāo  mǎn táng  qǐ qiǎo

        传 统    元 宵   满 堂   乞 巧

       niú láng  yuè bǐng  shǎng jú  xiǎo xiàng

        牛 郎  月 饼    赏 菊   小 巷

   2.刚才借助拼音,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,现在,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,你还能认识它们吗?

    (课件出示:不带拼音的词语)

     传统  元宵  满堂  乞巧

     牛郎  月饼  赏菊  小巷

   3.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。


                第二课时


  (一)导入,明确目标

     同学们,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。(板书:传统节日)

  (二)初步看图,读韵文

   1.观察书上的图,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,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。

   2.自由读韵文,要求:看清音节,读准字音。

  (三)合作分享,反馈点拨

   1.出示第一幅图,观察说话。

    (1)小朋友,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?他们正在干什么?

     (春节贴春联、放鞭炮)

    (2)过春节了,人们还干什么?[拜年、吃饺子]

   2.出示第二幅图,观察说话。

   (1)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?(元宵节)

   (2)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?(看花灯)

     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?(吃元宵、放烟花、小孩子挑灯笼)

   3.出示第三幅图,观察说话。

    (1)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?(清明节)

    (2)老师介绍清明节:二十四节气之一,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。

    (3)清明节这天,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,这就是扫墓。

    (4)除此之外,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,就叫:踏青。

   4.出示第四幅图,观察说话。

    (1)人们正在干什么?这是什么传统节日?[相机出示:赛龙舟、端午节]教师介绍“端午节”。

    (2)端午节这天,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,还喜欢吃什么?(吃粽子)

   5.出示第五幅图,观察说话。

    (1)人们正在干什么?这是什么传统节日?[相机出示:乞巧七月七]教师介绍“七月七”,讲牛郎织女的故事。

    (2)师介绍“乞巧”:汉族岁时风俗,农历七月七日夜(或七月六日夜),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,称为"乞巧"。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,做些小物品赛巧,摆上些瓜果乞巧: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,各有趣味。近代的穿针引线、蒸巧馍馍、烙巧果子、生巧芽以及用面塑、剪纸、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。

   6.出示第六幅图,观察说话:

    (1)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?你知道吗?教师介绍“中秋节”。

    (2)中秋节这一天,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?[赏月、吃月饼]

    (3)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,这就叫:“团圆”[相机出示词卡:团圆]

   7.出示第七幅图,观察说话:

    (1)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?你知道吗?(重阳节)

    (2)教师介绍“重阳节”。

      重阳节,农历九月初九,二九相重,称为“重九”,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,所以重阳节又称“登高节”。还有重九节、茱萸、菊花节等说法。由于九月初九“九九”谐音是“久久”,有长久之意,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。

      2012年12月28日,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。

  (四)总结提升、适当拓展。

    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比较熟悉的,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,要想知道更多的节日,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。

  三、整体感知

  (一)分层解读

    第1句介绍了春节及主要民俗活动。

    第2句介绍了元宵节及主要民俗活动。

    第3句介绍了清明节及主要民俗活动。

    第4句介绍了端午节及主要民俗活动。

    第5句介绍了七月七及主要民俗活动。

    第6句介绍了中秋节及主要民俗活动。

    第7句介绍了重阳节及主要民俗活动。

    第8句介绍了春节团圆的情景。


  板书设计


                 识字2  传统节日


                春节 → 元宵节 → 清明节

                ↑

               重阳节          ↓

                ↑

               中秋节 ← 七月七 ← 端午节



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下载配套的PPT课件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